December 11, 2008

迦玛广角镜看问题


这是转载自报章,认为有收藏价值的文章:

迦瑪廣角鏡看問題‧不管華巫 依能力當官
2008-09-06 19:03

迦瑪:誰說馬來人有特權?憲法有這樣寫嗎?我的認知是沒有,如果沒有就不必去爭論了。

迦瑪檔案

迦瑪(Jamaluddin Ibrahim)在中國出世,尚有兩名哥哥也是在北京出世,三兄弟說得一口流利的京片子。父親是前馬共份子。

他曾在北京大學深造,並在北京工作7年,直至1994年返回大馬,目前是一家教育顧問機構的首席執行員。
他極少對外透露自己的背景資料,連歲數也視為私隱秘密,諱莫如深。

“馬來人少幾個當官的,或華人多幾個當官的,又有甚麼問題?應該是按能力來分配職位,誰有能力就誰做。”這是許多大馬知識分子內心的理想國的狀態,而此話出自時事評論人迦瑪的口中,特別讓人感到欣慰,因為既是馬來人也是回教徒的他,非但不像許多馬來人一樣,每天把馬來特權掛在嘴邊,反而能另闢蹊徑,找到一條適合馬來西亞人一同邁步朝前的民主道路。

迦瑪是近期爆紅的評論人。他思想開通,思考精密,對國家課題有獨到的見解,而讓他得以在一眾評論人中更顯突出的是,曾在中國北京居住數十年的他,雖是馬來人,卻精通華文,且說得一口流利的“京片子”,不僅如此,他也比一般馬來評論人更關心華人政治。

一個馬來評論人如何看待馬來社會的事?如何看待華社的事?這樣的視角,或許正是我們所欠缺的。誠如迦瑪所言:“華社不大了解馬來社會”。

今期的《敢敢問》,迦瑪讓我們看到一些馬來人的非一般思維。

剖析大馬政治現況

亂象勿歸咎選果

問:你認為308大選所帶來的正面和負面影響是甚麼?

答:這次選舉最重大的意義是,這個國家的選舉最後還是掌握在人民手上。一直以來,人人都以為自己手中的一票無關重要,但在308大選結果出爐後,民眾才發現,他們的那一票可以決定國家的命運。

我認為,這屆大選不論對在朝在野政黨都只有正面的意義,沒有負面的。在這次大選中,在野取得勝利,在朝則得到一個教訓、一個警訊。不過,希望人們勿將所謂的亂象歸咎於大選結果,這和大選本身沒有直接的關係。

回巫風格不一樣

問:大選後發生一些事,如巫統與回教黨商談,以組成以馬來人為軸心的政權,這樣的事有可能發生嗎?

答:我覺得沒有這樣的可能。馬來人的圈子是這樣分成幾個的───從最早的馬來人國民黨(PKMM),到巫統及回教黨,而回教黨和巫統都是從馬來人國民黨分出來的。早期的巫統是由皇族及殖民政府官員組成,他們組成政黨的目的是要維護馬來人各階層的利益,他們沒甚麼理想,而且主要是受到印尼民族主義影響。

從巫統的黨旗便可看到,白色及紅色就是印尼民族主義所倡導的方向,但巫統一定要把皇族(黃色為代表)及馬來人(短劍為代表)放進去,當時的馬來人國民黨不贊同把黃色及短劍放進黨旗,因為他們要呈現的是一個屬於馬來西亞的馬來人,而當時的馬來人含義不是單指馬來人,而是我們現在講的馬來西亞人。華裔如陳禎祿就是贊同這個概念的人。

從歷史上看來,他們是不可能組成只以馬來人為軸心的政權。回教黨之所以成立也是因為他們不贊同巫統的一些作法。

華社無須感擔憂

問:華社對此事有些擔憂,作為馬來人,你對此事有何看法?

答:我覺得華社無需對此感到擔憂。如果華社這樣想,那就太不了解馬來人了,馬來人不完全是這個樣子。那些馬來特權、馬來人團結等極端思維確實存在,華社當中也有這樣的人,但那些放棄種族思維的人還是有的。

我肯定還是有部份人能接受整個馬來西亞的概念,但不敢說這些人佔大部份,因為任何民族的成員大部分都是普通老百姓,都是屬於沒有概念的一群,他們要的只是生活的安寧,不會想得那麼遠。

解讀“馬來人特權”

馬來人沒有特權

問:針對馬來特權的課題,很多人都關注馬來人何時才能拋掉這個枴杖,你對此有何看法?

答:誰說馬來人有特權?憲法有這樣寫嗎?我的認知是沒有,如果沒有就不必去爭論了。憲法裡第153條文說的是“Malay Special Position”(馬來特別地位),這是讓統治者在幫助馬來人時,在幾個方面給予馬來人協助,比如獎學金、一些執照,這只是兩三個方面的協助而已,除此之外就沒有了。

營造特權為私利

問:你認為馬來人營造“馬來特權”這個字眼有何意義?

答:新經濟政策實施以來誰受惠?那只是部分馬來人受惠,但普通馬來老百姓並未受惠,政府不會把錢給他,只是給他特權,特權是甚麼?它只是個餅。那個餅你就抱著,反正沒得吃。

所以,那些人營造馬來特權只是為了自己的利益,你一直講馬來特權,但大部分馬來人是無辜的,所謂的特權充其量不過是個空空的餅而已。如果華社要反對馬來特權,就先把巫統擊下。馬華要反特權,首先就必須要反巫統,因為這是巫統營造出來的東西,一來可以安慰馬來人,二來讓華社覺得不舒服,事實上,馬來人當中有幾人擁有特權?

評大馬種族政治

種族政治不樂觀

問:你對大馬的種族政治樂觀嗎?

答:不樂觀,因為種族政治的觀念在於根,不是政策。根就是種族的情意,這個情意是通過教育方式搭在種族身上。這個東西不是巫統的專利或單方面形成的,每個種族或每個政黨都應負上責任。

在我國,馬來人不停地維護自己,華人也一樣,而印裔也不斷要求。我們的困境就是在這裡。巫統說要改變政策,這些都是假的,怎麼改?你有的東西我拿得走嗎?你在這個國家有的地位,我要站你這個地位,你會願意嗎?

種族意識太強烈

問:你會否覺得大馬人的種族意識太強烈?有人說,這是單元種族政黨造成的,這是否意味著國內的單元種族政黨應改走多元種族路線?

答:大馬的確存有種族意識太強烈的問題,但這不是單方面的問題,是所有人的問題。這是潛意識的問題,不只是普通人,傳媒也有這樣的潛意識在作怪,我們要朝多元種族的方向走,否則這個國家沒希望。另外,大馬的憲法應闡明政黨不許以種族歸類。

固打制誤導華裔

問:針對非土著在大馬被歧視,例如在獎學金分配、一些固打制方面,你如何看待這個問題?

答:土著與非土著到底有多大的區別?是不是只要是土著就能拿到那個固打?這都是人們被誤導後產生的想法。這不是土著與非土著的問題。其實,那些從固打制獲得利益的都是巫統、馬華和國大黨的精英。華裔在這方面已被誤導,所以需要反省。

講評馬華政治

讚翁詩傑有資格

問:縱看馬華目前的形勢,翁詩傑是不是最有機會當選總會長的人?

答:他是有資格,但那不代表他最有機會。馬華中央選舉是由中央代表投票決定的,不是說馬華大廈外的老百姓高喊支持翁詩傑,翁詩傑就會當選。即使輿論把翁詩傑打造得多神聖都好,只要代表不把票投給他,那也是沒有用的。這就是馬華。

翁詩傑或許有能力當總會長,但只要他一當上總會長,那就意味著他的政治生命差不多到底了。他當總會長後,能做些甚麼?馬華已沒有甚麼作為了,特別是在308大選後,難不成它還能挺直腰與巫統對抗嗎?

中間派或傾向B

問:依你看馬華AB隊,那一派將取得勝利?

答:現在是要看那一方可以爭取到更多中央代表的支持。A隊有一個問題是,黃家定之前已安排好官職,而這就是一份菜單,那些名字不在菜單內的人就會失望,而B隊就會向這些失望者作出承諾,這使到中間派可能傾向B隊。

總之現在下結論還言之過早。這兩個月是角力賽,到中央黨選的前一週,結果就差不多出來了。

鄙視貶他人道德

問:蔡細歷似有意競選總會長,但他因性愛光碟事件而面對道德批判,馬來社會怎麼看待此事?如果他當選總會長,會否引起馬來社會的批判?

答:馬來人從來都不願意把他們的道德問題與華人的道德問題混為一談。你是你的道德,我是我的道德,我和你的道德不一樣。我可以娶4個老婆,你說道德不道德?你只有流口水的份。

我認為,只要他選上了就沒有問題,若選不上,說甚麼都是假的。現在蔡細歷還有一個危機。他的性愛光碟中有其中爭議片段,但他並未被提控,若有一個華人以光碟內容去投報他的話,會發生甚麼事就很難預測了。

不過,在此事上,我極其鄙視用道德問題來大作文章的人。如果蔡細歷不道德,那麼一直貶低蔡細歷的人又道德嗎?

看916變天

916有可能變天

問:安華一直在宣揚民聯將在9月16日奪權,但至今仍無國陣議員跳槽到民聯,那你相信民聯能順利在916變天嗎?

答:這就好像是一個算卦的問題,事情沒有那麼簡單,但是安華不斷給我們信心,讓我們感覺這是一場接力賽,不讓我們洩氣。916變天是有可能的事,但卻不簡單。

馬來社會在分裂

問:308大選,馬來社會也吹起反風,動搖巫統根基,就目前來說,馬來社會是比較支持單元政黨巫統,還是多元的公正黨?

答:馬來社會處於分裂情況,有不同的陣營。巫統、公正黨與回教黨三分天下。公正黨包含了城市中產階級馬來人及一些從巫統出來的成員,這些人不能說是大多數,連有沒有達到三分之一也是一個疑問。回教黨則是以鄉村馬來人、宗教人士、回教知識分子為主幹;而巫統則掌握最多馬來人的支持。

從理念上來說,支持公正黨的馬來人並不是大多數。畢竟,普通老百姓很難有高深的政見。他們可能認為,巫統一直以來都是馬來人的政黨,我是馬來人,所以應該支持巫統。另一部分的人就會認為,只有回教黨是捍衛回教鬥爭的,我是回教徒,所以就應支持回教黨。他們的想法都比較簡單。然而,城市中產階級的馬來人就會思考多年來經濟政策的公平性、種族之間的問題等等。這種思維就比較符合目前的社會狀況。

總之,當我們說馬來人的時候,不要一概以某個人的言論來代表馬來人。情況不是這樣的。

按能力分配職位

問:公正黨在308大選後,崛起成為最大反對黨,請談談你對公正黨的看法?

答:在理念上,公正黨是我所看到的比較進步的政黨。公正黨雖是多元政黨,但由馬來人主導,而這是符合目前時機的,當然,我希望以後可發展成不以種族為考量,不談由那個種族主導的情況。不過,回到根本,人民目前仍未改變種族思維,所以在這個歷史性時刻,公正黨無法剷除這個問題。

畢竟,種族意識是深植在人民腦中的,並不是說一下子就可清除。舉一例子,檳州民聯組成州政府時,既然有華人首長,那他們就會安排一位印裔副首長,表面上,我們是主動地讓大家分享權力,但實際上卻是又中了種族思維的荼毒。其實,應該是按能力來分配職位,誰有能力就誰做,就算兩個職位都給華人,也不應該是問題。只是,大家一看就會覺得有問題,因為我們腦海裡早就有種族思維。

談馬來人和華人共處

華巫相互不了解

問:你是馬來人,又了解華人,你認為華社對於馬來社會不了解的地方在那裡?

答:基本上,在政治、生活、文化層面上,華人都不太了解馬來人。關鍵在於他們讀書時並不在一起,工作時不在一起,生活更不在一起。而且,華人很少看馬來書籍、馬來報章及馬來電影,所以,他們如何能了解馬來人?這就是問題。

反過來說,馬來社會也不了解華社。然而,馬來人買東西還是會向華人買,所以他們的生活基本上還是離不開華人,只是兩者之間沒有深層的文化交流。他們也不會關心華人的問題。

勿陷分種族泥沼

問:在308大選過後,有馬來團體指稱馬來人地位滑落,呼吁馬來人大團結,你認為馬來人有無必要因為大選後的局勢而來一個大團結?

答:這還是以種族的角度看事情。其實,馬來人少幾個當官的,或者華人多幾個當官的,又有甚麼問題?我們不要再陷入這種以種族區分的泥潭及陷阱中。事實上,呼吁馬來人大團結是因為巫統的政權受到威脅,否則根本不會有這種聲音。

華社須開放看待

問:談到種族區分的問題,是否只要單元種族政黨消失,國內的種族問題就會有所改善?

答:就算單元種族政黨消失了,擁有單元種族思想的人還在。我看到的是,目前有馬來人在勸導馬來人以開放的思維去看待馬來西亞人的未來發展與種族前景,但華社卻沒有去勸導華人以開放的方式去看待這些問題。這是華社必須關注的事。

如果有人在推動一件事,可是卻沒有得到回應,久而久之有關努力就會萎縮。

採訪手記

他是馬來西亞人

迦瑪是一個有趣的人。有趣之處不在於他說得一口流利華語,而是身為馬來人的他,所提出的觀點與一般人的刻板印象大異其趣。

與其說他是馬來人,我們更覺得他像一個馬來西亞人。

在採訪過程中,我們一邊在問題中強調他的馬來人身份,一邊向他致歉,而我也發現,在某個層面上,我們比他更“種族主義”,整天把馬來人、華人掛在口中。當然,他並不介意。

誠如他所言,大馬的種族意識很強烈。然而,我們都知道,大馬作為一個多元種族的國家,必須摒棄強烈的種族意識,唯有這樣,我們才能走得更快更遠。

這並不是一條簡單的道路,事實上這裡頭根本還沒有一條鮮明的路,只有寥寥無幾的人在孤獨地探索與前進。
在馬來社會,有迦瑪這樣的人已整裝上路,華社亦有人在摸索著前進。只要有更多的人走上這條“路”,到時萬人步履,踏草成徑,路就會越走越廣闊,指向一個不分種族不分宗教的和諧馬來西亞!

光明日報/報導:何欣瑜/張慶禄‧2008.09.06

No comments: